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3篇
  免费   398篇
  国内免费   171篇
航空   694篇
航天技术   235篇
综合类   63篇
航天   360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73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59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81篇
  2013年   67篇
  2012年   60篇
  2011年   75篇
  2010年   69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65篇
  2006年   64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This work aims to investigate far-UVC light at 222 nm as a new microbial reduction tool for planetary protection purposes which could potentially be integrated into the spacecraft assembly process. The major advantage of far-UVC (222 nm) compared to traditional germicidal UVC (254 nm) is the potential for application throughout the spacecraft assembly process in the presence of humans without adverse health effects due to the limited penetration of far-UVC light into biological materials. Testing the efficacy of 222-nm light at inactivating hardy bacterial cells and spores isolated from spacecraft and associated surfaces is a necessary step to evaluate this technology. We assessed survival of Bacillus pumilus SAFR-032 and Acinetobacter radioresistens 50v1 exposed to 222-nm light on proxy spacecraft surfaces simulated by drying the bacteria on aluminum coupons. The survival fraction of both bacteria followed a single stage decay function up to 60 mJ/cm2, revealing similar susceptibility of both species to 222-nm light, which was independent of the exposure rate. Irradiation with far-UVC light at 222 nm is an effective method to decontaminate the proxy spacecraft materials tested in this study.  相似文献   
2.
联邦学习是一种新型的分布式学习框架,它允许在多个参与者之间共享训练数据而不会泄露其数据隐私。但是这种新颖的学习机制仍然可能受到来自各种攻击者的前所未有的安全和隐私威胁。本文主要探讨联邦学习在安全和隐私方面面临的挑战。首先,本文介绍了联邦学习的基本概念和威胁模型,有助于理解其面临的攻击。其次,本文总结了由内部恶意实体发起的3种攻击类型,同时分析了联邦学习体系结构的安全漏洞和隐私漏洞。然后从差分隐私、同态密码系统和安全多方聚合等方面研究了目前最先进的防御方案。最后通过对这些解决方案的总结和比较,进一步讨论了该领域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刘绍然  李一帆  张文睿  陶家生 《宇航学报》2018,39(11):1221-1227
对激光通信终端在轨瞬态温度变化开展了仿真,以期研究在轨机动的影响、热分析和热试验时机动模式的简化模拟。通过合理地分析与简化,建立终端的轨道热分析模型,准确模拟在轨机动,根据典型机动模式、外热流和涂层退化等因素设计了计算工况,得出了终端在轨运行过程中的温度场随时间和姿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不同机动模式下的温度变化存在差异,最大可达23.0℃,采用固定姿态或一维转动的简化热分析或热试验不能准确模拟实际飞行温度,甚至不能部分替代二维转动热分析或热试验;光学天线和反射镜的温度控制是制约终端工作的瓶颈,为终端设计合适的避光机动策略,可大幅度提高温度稳定度和均匀度。研究结果可以为光机电设备在轨机动策略的设计和改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刘圆圆  郭慧  刘韬  徐春晓  宋寒  李文静  杨洁颖  赵英民 《航空学报》2019,40(5):422654-422654
酚醛树脂基纳米多孔材料(Phenolic Resin-based Nanoporous Materials,PNM)是满足新一代航天飞行器轻质、高效隔热需求的新型热防护材料,传统制备方法中需使用超临界干燥技术,制备周期长、成本高。本研究通过两步法,即先合成线性酚醛树脂,再进行溶胶-凝胶的方法,实现了常压干燥PNM的制备。系统研究了固化剂含量、固化温度和固化时间对材料结构的影响和调控作用,分析了影响材料收缩率和热稳定性的因素。结果表明,PNM的微观纳米结构的变化会影响材料干燥后的收缩率,制备大颗粒、大孔径的微观结构更有利于降低材料的收缩率。而PNM的热稳定性主要受交联反应过程形成的化学结构的影响,通过优化固化剂的含量可提高PNM的热稳定性。当固化剂含量为10%,固化温度提高至150℃,固化时间延长至48 h的条件下,获得的PNM有最高的热稳定性(900℃下的残碳率为54.2%)、最发达的孔结构(比表面积为264.0 m2/g、孔容为2.67 cm3/g、平均孔径为40.0 nm)和最小的收缩率(0%)。此PNM制备方法简单、性能优异,在未来航天飞行器上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主要阐述CCSDS(空间数据系统咨询委员会)标准的信息安全问题,重点是航天器安全,从分析空间数据面临的安全威胁出发,讨论了CCSDS不同安全实施位置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对CCSDS业务及数据结构的影响对比,总结出不同安全实施方法的优缺点,该结合对于采用CCSDS标准的空间数据系统如何解决信息安全问题,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可重复使用运载器的防热瓦故障会使航天器的局部结构产牛热源,并在结构中形成温度场。应用热源温度场迭加法的解函数,解得结构温度历程,然后据此温度的变化率趋势判断出热源位置,在此基础上依据多点测最值构造出辨识参数用于热强度识别,通过对一薄壁结构模型算例的计算仿真,证明了本文所提方法的有效性。论文工作为进一步开展热源诊断技术研究,提供了可资工程实践应用的数值算法体系以及有益的数值计算结论。  相似文献   
7.
根据热辐射基本定律———普郎克定律,推导出了一个新的推论。即对于任意温度T的黑体辐射源,总存在一对应波长λδ,该波长对应的黑体单色辐射亮度对温度T的偏导数最大,且λδT =2 4 10 .3μm·K。这一结论对于单波长辐射温度计设计中探测器波段的选择有重要参考价值,根据此结论可以推出温度测量灵敏度最高的波长。  相似文献   
8.
羟基氨基苯甲酸铜、二羟基苯甲酸铜、二硝基苯甲酸铜和对硝基苯甲酸铜的DSC和TG热分解研究表明,与苯甲酸铜一样,它们分解都生成一种稳定的二聚作中间产物──双核铜五元环络合物,前二者还能生成一种八元环二聚体络合物。芳香基上由于引入硝基,使主要分解反应阶段由吸热效应变成放热反应,具有二个硝基取代基者,这种放热效应较只有一个硝基者更强烈。本文还初步探讨了苯甲酸铜及其衍生物分解历程与双基推进剂燃烧过程催化效果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为完成在大型真空热试验中对飞船表面及舷窗的摄像观察提出了实施方案,分析并解决了普通摄像设备在真空—低温下使用的关键的技术问题,满足了试验要求.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卫星在热平衡试验后所发现的有效载荷的污染情况,通过对污染提取物的分析和试验设备的再次污染监测,找出了污染源,并对以后的防污染工作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